小水电绿色改造提升培训班成功举办

【打印】 【关闭】
分享:
日期:2025-10-29 14:57 点击数:
字号: 【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战略目标,推动小水电行业绿色低碳转型与高质量发展,助力新质生产力培育,9月19日,小水电绿色改造提升培训班成功在杭州举办。培训班由中国水利发电工程学会小水电专委会主办,水利部农村电气化研究所、国际小水电联合会等相关单位联合承办,旨在系统解读当前小水电发展政策,交流绿色改造前沿技术与实践经验,研讨“十五五”期间行业发展路径,为行业管理者、决策者和从业者提供一个高水平的学习交流平台。培训班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举办,多地还自发组织了集中观看,总参会人数达2000人以上。

培训班开班式

线上个人自主观看

各地自发组织线下集中观看

各地自发组织线下集中观看

水利部农村电气化研究所党委书记、所长徐志峰作开班致辞,他在致辞中表示:小水电作为我国重要的清洁能源和农村基础设施,曾为点亮乡村、发展经济、脱贫攻坚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当前,面对部分电站老化失修、安全生产隐患多、生态流量监管难度大、运维管理能力不足、高质量发展动力不足等问题,推动其绿色改造提升已从“可选项”变为“必答题”,是行业迈向高质量发展的长远之策。要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依托科技创新与数智赋能,充分挖掘小水电的储能调节和快速响应潜力,推动其从单一发电功能向发电、生态、环境、社会等多重效益综合转变,使其在构建新型能源体系、服务乡村振兴和生态文明建设中焕发新的生机活力。本次培训旨在汇聚智慧、凝聚共识,为扎实推进小水电绿色转型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政策解读、技术支撑和案例参考。

徐志峰致辞

培训班邀请了水利部农村水利水电司农村水电与水能开发处曲鹏处长莅临指导,并作题为《小水电绿色转型发展的实施路径研究》的主题授课。曲鹏在授课中指出:新时代对小水电提出绿色低碳、智能高效的新要求,强调以人为本、和谐共生、责任担当等生态文明建设理念。肯定了小水电历史上在供电脱贫、能源结构优化等方面的重要贡献。同时,通过剖析典型案例,总结出清理整改、生态修复、绿色改造提升等主要经验。最后,提出以推动小水电“三化”、构建小水电智慧监管体系等为核心的实施路径,为推进小水电绿色转型提供了明确方向。

曲鹏授课

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小水电专委会主任委员、水利部农村电气化研究所副所长董大富作题为《基于智能集约的小水电高质量发展》的主题授课。董大富在授课中指出:要以智能集约推动小水电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径,通过引入人工智能大模型和智能巡检系统,实现电站运行管理的数字化转型;推行流域集约化管理模式,整合资源提升综合效益;加强技术创新与小水电发展的深度融合,构建安全高效的现代化小水电体系,这一路径将为小水电绿色转型提供重要实践方向。

董大富授课

水利部农村电气化研究所信息技术研究室副主任胡长硕、湖南华自运维科技服务有限公司技术总监郑艳龙、福建省力得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陈开宇三位专家分别从小水电智能化、集约化、物业化改造技术要点及案例进行授课,深入剖析了行业数字化转型过程中的技术难点与创新解决方案,展示了智能化监控平台、流域集中调控模式和专业托管服务在提升电站效能方面的成功实践,为推动小水电现代化升级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技术路径和运营模式。

胡长硕授课

郑艳龙授课

陈开宇授课

浙江省丽水市水利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汪小阳、上饶市水利局文卫群副局长和张国林总工、黔东南州水利水电工程质量与安全中心主任石叡四位地方专家领导分别从水能资源优化利用、政企协同机制创新和区域集约化管理提升三个方面进行授课,深入探讨了政策引导与企业参与的协同模式、老旧电站技术改造与效能提升的实践路径,展示了跨部门协作、资源整合与市场化运营在推动小水电可持续发展中的成功案例,为构建多层次、全链条的小水电绿色改造体系提供了地方经验与实施范式。

汪小阳授课

文卫群授课

张国林授课

石叡授课

最后,现场专家领导就共同关心的议题,从政策标准、生态环保、技术改造等几个方面进行了交流解答。与会人员纷纷表示,此次答疑解惑了诸多工作中的具体困惑,为下一步推进小水电绿色改造提升了信心,明确了方向。

交流答疑环节